我真是太糟糕了,一開始都不懂。看熱鬧的我,知道什麼是京劇?京劇裡面還有張派?
2002年10月,從電影公司考進媒體當記者。一開始跑線是跑藝文線,舞台劇、廣播、音樂劇、京劇這些藝文類別都是我要負責的線路。也因此,當時我蠻常去一些表演藝術團體。那時候主管高愛倫還問我說,來當記者,但不能分配給我擅長的電影是可以的嗎?想想能接觸不同產業也是很迥異的人生體驗。我怎麼可能對長官說不可以?
如果不是那個階段有跑過這些產業,可能我就過於侷限每秒24格的影像真理。舞台劇、音樂劇、京劇等這些台上的表演活,可是一場場不能NG的一鏡到底。所以我更佩服台上演的、唱的,台上那一分鐘,何止是台下十年功?
京劇裡面有一派叫做張派,是於50年代後期,由張君秋先生所創。從70年代之後正式基本定型,業內人士都說,張派是繼四大名旦之后,在整個旦行中最有影響,而且流傳最廣的流派。四大名旦大家至少都聽過梅蘭芳,另外三位則分別是程硯秋、尚小雲與荀慧生。(其實還有一位當時影響力很大,叫做徐碧雲)
由於張君秋先生的音色清澈與音域表現幅度大,被外界認為他能綜合四大名旦的特色,所以後來張派桃李滿天下,也難怪能引發後代這麼多傳人緬懷了!兩岸在傳統戲曲上的交流一直很深厚,當年台灣戲曲迷們透過電台播放學唱,讓張老師格外看重這份兩岸文化情,還希望自己的子弟兵要來傳授技巧,影片中也有兩岸在這疫情階段,無緣碰面交流,透過視訊軟體研討,足見喜愛戲曲迷那道內心熱情之火。
#梨園雅集
#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大揭秘